2023年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最新10篇

admins

2023年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最新10篇

疫情期间,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每一个岗位都上演着一幕幕让人感动的先进事迹。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1

有这样一对80后,他们是某某高速公路某某管理处的一对普通的“双职工”。他们的工作岗位一个在服务区,一个在收费站。

早上六点多,天刚蒙蒙亮,为了让熟睡中的儿子多睡上十分钟,某某和某某夫妻俩赶紧摸索着起床。简单洗漱后,一个忙着做一家人的早餐,一个忙着给儿子收拾当天的网课教学课辅资料。等吃完早餐后又忙着一起出门将儿子送去祖母处托管。

疫情防控期,夫妇俩每天互相提醒:“记得戴好口罩,记得多洗几遍手...”单位和家庭的不停奔波,对他们来说每天都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接力赛”。

作为某某高速某某服务区现场负责人,某某肩负着疫情防护的重担。对内要做好员工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特殊时期的情绪安抚,对外要保障过往司乘人员有安全舒适的休憩体验——场区消毒、餐食供应、厕所革命、停车引导,一样都不能少。加之简阳市政府在服务区设置的入境车辆疫情排查点,需要协调和提供各项后勤供应,服务区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他没有退缩,凡事亲力亲为,带领着多次受到上级表彰的“优秀管理团队”团结一心、并肩作战。自春节起,他未休息过一天。同事父亲腿摔伤,需要请假回家护理,他马上顶上去,24小时值班,远在重庆云阳老家的父母想在视频里见见儿子,也需提前约好时间。

而处于收费一线的某某,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同样认真坚守着岗位。疫情期间,她坚持优质文明服务,并将服务阵地拓展。随着返程高峰到来,某某主线车流量增大,某某服务区的入境疫情排查点出现拥堵,高速公路上排起了长龙,不少去往成都方向的车辆选择从就近的某某高新区收费站驶出绕行。为确保疫情防控部门的体温检测数据准确,收费站外的交警嘱咐司机先开窗散凉,再接受体温检测。某某见交警忙不过来,主动提前在收费亭挨个提醒司机打开窗户,一天下来,重复的话语说了上千次,嗓子又干又哑。但看见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为了保障家人的安全,夫妻俩商量每天回家后先与儿子隔离一米开外,等洗澡消毒后再和儿子接触。工作的艰辛、生活的繁琐,让相守十余年的他们更加紧密。他们是某某高速公路上无数“双职工”家庭的缩影,他们用理解、鼓励、守护、担当助推了某某高速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感恩有你们。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

32岁的某某是某某收费站一名普通的票管员。20__年1月下旬,大家都还沉浸在新年节日的氛围中,一场新冠疫情悄然而至,疫情就是命令,在接到防控疫情通知那一刻,某某就一心想着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与大家一道抗击疫情,于时他把年幼的女儿留在了老家,交给父母照顾,迅速踏上了回到工作岗位抗击疫情的征程。

我是军人我在前。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某某在工作中处处发扬军人英勇顽强、迎难而上、团结拼搏的精神,组织员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坚持对站区内和收费亭内进行消毒,坚持每天为当班收费员测量体温,上岗前检查当班收费员口罩、手套、护目镜是否佩戴整齐,为员工配发消毒酒精,并督促班长随时观察班组员工在工作中的防护情况。同时对员工做好疫情宣传工作,正确认识新冠疫情,不要过度恐慌,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

积极配合防控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某某作为某某收费站的站管人员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为积极配合地方做好防控疫情,某某在工作中与地方部门设置在站口外的疫情检查点加强工作联系,指挥车辆的疏导工作,引导车辆有序进入疫情检查点,做好所有出入站车辆人员的检查工作,与地方检查点携手共进,共同做好防疫防控工作。同时在车道上设立疫情物资运输车专用通道,保障疫情物资车辆快速通行。

体贴知心关爱员工。1月29日,某某在得知某某收费站有2名员工所居住的小区已有确诊患者后,他立即对全站员工再次进行摸底排查,在了解情况后确定2名收费员不但与确诊患者住一个小区,而且还住在同一单元楼,存在感染风险。某某当机立断将情况报告给值班领导,同时安排2名同志配合地方社区和小区工作人员做好隔离观察,做好个人防护,不外出,做好个人防护。为了更好地了解2名员工的生活情况和稳定他们的情绪,某某坚持每日打电话联系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安抚他们的情绪,不要过度恐慌,做好自我隔离,发现有异常及时报告及时就医,并主动询问他们需要的物资送上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某某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始终坚持在收费站一线,将收费员的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确保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树立了良好的成渝高速公路窗口形象。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3

“叔,这两天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一定不要出门,如果需要生活用品,您联系我,我们帮您买。”2月某日晚上,某街道某社区党支部书记某与包片民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分组包片,通过入户向群众叮嘱疫情防控措施。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某带领社区干部、包联单位在职党员、热心党员、热心群众、青年志愿者白天宣传、消毒、入户排查隐患,晚上总结当天工作,安排第二天任务,没有休一天假。作为某社区3000多名居民的“保姆”,每一家的情况在某心里都有一本账,她把群众当亲人。

疫情突袭,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把才8个月大的孩子留在家中却无暇顾及,“我是党员,更是身负重任的社区书记,面对疫情,虽然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但只要居民群众不受伤害,我和同事们的付出一切都值得,作为一个母亲我用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某深有感触地说。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4

某,一个有着某年党龄的普通党员教师,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在全县脱贫攻坚克难之时,对于脱贫攻坚工作始终严格按照上级组织的既定部署压茬推进,始终保持着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用超常规的举措和方法,用最为坚决的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做好最后的冲刺,为贫困县脱贫摘帽献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传来时,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按照县驻村工作队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坚守岗位职责,值守村内关卡,全面排查监测,减少人员流动,做好应急准备,为确保疫情防控到位。

某身先士卒,模范带头。带领驻村工作队全体成员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高高飘扬。

某积极调度为驻村工作队排忧解难,慷慨解囊解决医疗物资—口罩紧缺的困境,让一线守卡防控人员无防护后顾之忧。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实践证明,越是重要关头和关键时刻,越能锻炼一个干部,考验一个干部,也越能识别一个干部。作为党员,在此时此刻,越要能够重温入党时的誓词,体现最初的使命和初心。

信仰让不同的职业群体汇集在了一起,他们走进千家万户,成为防控一线的排查员、战斗员、信息员、宣传员。他们是父亲,是丈夫,是儿子,是孙子......任何事情都可以推迟延缓,而对于即将生育或将要生育的宝妈、宝爸而言,孩子的降临是无可回避的现实,一切的一切都无可适从,然而面对灾难,勇敢无惧,一个个放下了家中的一切。冲锋在前,不分昼夜,召之则来,来之能战,用平凡的实际行动,处处彰显出模范风采。

只要坚定不移的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疫情防控工作这个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抓好抓实抓彻底,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

在某镇某村,只要提起驻村医生某,人人都是竖起大拇指,称赞其为“暖心天使”,一看到某,大家都觉得即使这个冬天再“冷”内心都是暖暖的,村两委还说等战“疫”胜利后要当面送锦旗。

都说巾帼能顶半边天,究竟是怎样一位女驻村医生能有如此好的口碑?

某村目前武汉返乡居家观察共某户某人,包干驻村医生都是某。一天两次上门测量体温、杀菌消毒、讲讲防疫小知识,某的每一天都安排的满满当当。村口卡点值勤的同志都说,虽然“全副武装”,但是某医生的声音一听便知,因为进入村口的时候她总是不忘“叨扰”几句,教村民们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除了做好驻村医生的本职工作外,为了更好的疏导居家观察户的心理,某医生不但日常“闲聊”缓解气氛,还自掏腰包为每户购买酒精棉球、消毒液以及年糕、面干等,并告知户里做到随时清洁消毒,防止病菌流动,减轻居家观察户和其他群众的心理压力。

最令人感动的还是正月初六那天,某村民某某武汉返乡在家居家管理,当天下午洗澡后出现咳嗽,某立即按要求联系县人民医院120医护车送人民医院。凌晨一点半,某接到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的电话,某某经诊断无发热等情况,经检查可以回村居家观察,这么晚考虑到某某家中又没有车,某没有多想就叫醒身旁的丈夫,两人商量着最后决定自己开车将某某送回某镇某村,来回一“折腾”,回到家中将近三点了。

“这些都是我本该做的,我是医生,相对来说专业一点,只要能够帮助那些居家观察群众一起渡过难关,那么苦一点、累一点也值得。”某说。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6

我们来认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山东医疗队的主治医生郭海鹏,他出生于医生世家,一家人五代从医,他说,用仁心仁术救死扶伤是家训,更是责任。

正在用不太标准的武汉话跟刘爷爷交流的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郭海鹏,刘爷爷今年86岁,在外院治疗近一个月,因为病情加重被转到这里,医疗队会诊后,决定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可被老人一口拒绝。

对话中,郭海鹏得知,此前老人曾有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经历,但过程中感到不舒服,对此有了顾虑。但缺氧问题又急需解决,郭海鹏反复劝说,刘爷爷终于放宽心同意试一试。3秒钟,医护人员快速置换鼻导管和加压面罩。

尽管郭海鹏的武汉话并不标准,但他温暖的话语还是大大缓解了老人紧张的情绪,刘爷爷很快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氧饱和度也从原来的80多提高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齐鲁医院两个病区,收治的是30多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年龄的94岁。每天进入病区,问诊、体检、查血气、心电图检查,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做了十几年的ICU医生,他说,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已成为一种本能。

郭海鹏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就读于武汉大学,疫情发生后,郭海鹏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医疗队。而其实他刚刚结束在美国哈佛大学三年的博士后培训,回国还不到三个月。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7

在重症病房,白衣战士们仍在日夜坚守。我们来认识吉林省援鄂医疗队的一位护士长高岚。

对高岚来说,这天是个好日子,她要为25床的患者撤掉呼吸机。这位77岁的老人已经插管治疗17天,终于脱离危险要恢复自主呼吸了。

都知道给患者插管时异常凶险,但拔管时的危险系数其实一点也不低。由于不能使用镇静剂等药物,患者是保持清醒的,因此拔管时患者更容易咳嗽,大量携带着病毒的分泌物就会喷溅出来。

真正的考验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刚刚拔管的患者很容易因为喉头水肿导致无法呼吸,高岚和床旁待命的麻醉师、ECMO团队,随时要做好抢救和二次插管的准备。

拔管操作一切顺利。接下来,护士们就要24小时轮流守候在老人床旁,为老人叩背排痰,详细检查每一项监护指标。

重症患者大多有基础疾病,除了气道的护理,哪个床的患者需要检查下肢静脉血栓,哪个床新生了疱疹,高岚都记在心里,悉心照料。在护士们的眼中,高岚就是这样一个兢兢业业又细致周到的人。

今年50岁的高岚从事护理工作已经30年,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斗,20__年,又在汶川抗震救灾的战斗中火线入党。新冠疫情暴发后,她又一次冲到了一线,带领着100人的护理团队整建制接管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

过去的一个多月,高岚所在的医疗队已经成功从生死线上拉回35位患者。现在,尽管患者们恢复得越来越好,但高岚紧绷的神经一刻也不敢放松。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8

中部战区总医院,从一开始就投入战斗、始终坚守一线,同时还派出医疗队支援地方抗疫。他们与武汉这座城市血脉相连,当新冠疫情突然而至,他们挺身而出,成为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护卫师”。

疫情发生后,以江晓静为代表的医院专家组建议,马上启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方案》。医院党委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分析会,认真研判形势,形成共识,全力抗击疫情。

1月21日,第一批40人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市肺科医院。当医疗队到达肺科医院时,面临的是床位不够、患者众多。

卸下物资设备,全体队员集体上阵,将普通病房用36个小时改造成ICU。医护人员想尽办法,能加一张床就加一张床,能多收一个病人就多收一个病人。在最紧张的时候,4个护理小组要负责5个护理单元,但在严峻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退缩。

疫情当前,中部战区总医院主动向武汉市卫健委申请成为定点收治医院,全院人员自发请战,一页页摁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成为最动人的颜色和声音。两天后,7个病区全部交付,可以投入使用。

一名怀孕34周的新冠疫情危重患者经多次转院,被送到中部战区总医院。专家反复会诊,妇产科主任王晶主动请缨,各种预案和应急措施全部准备到位,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手术,一声清脆的啼哭声缓解了外面专家们的紧张情绪。令人欣喜的是,孩子没有被感染。

为了打赢这场特殊的战役,医院发动全院力量,积极投入战斗。

全院共有6个食堂、30余名厨师,每天要准备两万份盒饭。做好的盒饭要区分不同点位打包分装,病号饭要送到病房,医护人员的饭要送到工作岗位和外住的宾馆,既要有营养,又要求保温,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下来,有时累得自己连饭都不想吃。但是,参加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说:“一线的医护人员都是我们的亲人和同事,我们为他们做点事,一切都值得。”

一线科室的保洁员吃住在科里,不嫌脏、不嫌累、不怕危险,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保洁员朱爱红因为公共交通全部停运,提着个人的一大包生活物品,凌晨5点从家里出发,步行3个小时,回到科室要求上班,她说:“我把被褥和生活用品都背来了,你们救病人,我照顾你们,直到疫情结束。”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9

目前,新冠疫情重症人数占确诊人数的比例不断下降,治愈率也显著提高。今天(3月14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重症医学专家。17年前他曾参与抗击非典,17年后他再次站到抗疫一线。他说,我是一名老兵,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童朝晖每天要巡诊两到三家医院的重症病房,除了武汉,还要奔赴孝感、黄冈、黄石、鄂州等地指导重症患者救治。每到一个床位,他都会向主管医生和护士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督促医护人员专注于每一个诊疗细节。

17年前,童朝晖在北京临危受命,担任SARS病房主任,收治近百例非典患者,无一病亡。17年后的今天,他再次请缨来到疫情一线。

刚到武汉时,童朝晖用了两天时间,把当时定点收治新冠疫情患者的三家医院的收治情况摸查了一遍,并做了详细的查房笔记,总结新冠疫情的发病特征,为后续来到湖北的重症医务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目前,湖北已汇集了1.9万多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

每天在不同医院的重症病房之间奔走,分析病例、参与救治,忙碌之余,童朝晖还会及时整理发现和思考,写下诊疗日记。关口前移,就是他和专家们经过临床观察和研讨之后,提出的重要诊疗建议,已经纳入新冠疫情诊疗方案。经过他们的努力,很多重症患者都在逐步恢复中。

白天忙完病房巡诊,晚上回到驻地,童朝晖还会和国内外的同行们交流会诊心得,探讨和分享治疗新冠疫情的经验。

童朝晖是湖北黄冈人,父母就住在离武汉两个小时路程的黄冈蕲春县,而来武汉的这50多天,童朝晖却没进过一次家门。母亲发来微信说:你听从党的召唤,从北京来到武汉。我们为你感到骄傲,我们二老在家不出门、不串门,你不必担心,就是守望你早日归来。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10

“国家之使命,不容辜负,我等你回来!”1月27日,正月初三,妻子白钰的这条微信朋友圈,让刚到武汉的邢正涛格外暖心。“定不负使命不负卿。”邢正涛说,“在这一刻,大家与小家,紧紧连在了一起。”

同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1988年出生的邢正涛与1992年出生的白钰,因医结缘,因疫暂别。

“正月初二得知要组建医疗队支援武汉,大家都报了名,穿上这身白衣,就意味着使命与担当。”邢正涛说,“我爱人也报了名,但最后不在名单上,她为此还闹了脾气。”在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北京医疗队136名队员中,男性护士只有16人,邢正涛正是其中之一。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是邢正涛新的战斗岗位。“医疗队分成11个组,每4小时一班。”邢正涛说,“大家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穿好防护服,整理需要带进隔离病房的各种必需品。”

“正常的治疗和生活护理要胆大,敢于向前;病人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情况要心细,随时掌握。”邢正涛说,住进隔离病房的患者,经常会产生焦虑情绪,进行心理治疗同样非常重要,“比如通过聊天,给他们加油鼓劲,或者给他们比划加油手势,但都要因人而异,注意时机、方式,尽量不刻意。”

“一定要做好防护,千万别大意。”每天,身在北京的白钰都会叮嘱丈夫,“他刚到武汉的时候,我担心得很,整夜睡不着,后来看到各种防护措施都做到了位,便放心多了。”

“战胜疫情,挽救生命”,这是夫妻二人共同的心愿,也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邢正涛出征武汉后,白钰轮岗到医院急诊大厅分诊台工作。测体温、量血压、了解病情、辅助分诊……丈夫邢正涛也是千叮万嘱,“急诊病人接触的第一位医护人员就是你,一定要做好防护。”

互相打气,共同抗疫。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邢正涛特意请同事将妻子与他的名字并排写在了防护服上,同时写上了大大的“我爱你”三个字。“这是我们最浪漫的战地情书。”邢正涛说,夫妻俩虽身处两地,但一直并肩战斗。

每当坐上班车,不论前往隔离病房,还是返回驻地,短短10分钟的车程,第一次来武汉的邢正涛,总是对着窗外看个不停。“我觉得武汉真的很美。”他说,“等胜利了,我一定带着白钰来看樱花,吃热干面。”

虽然因疫暂别,但白钰与丈夫心意相通,“等疫情散去,我们一起去武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映心摘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