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内容大全2022

admins

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安全知识有哪些小伙伴们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安全知识内容大全2022

关于小学生居家安全常识

防疫安全

1、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教育引导和帮助孩子增强疫情防范意识,提高必要的防范能力。

2、教育孩子:须警惕,不轻视;少出门,不聚集。

3、勤洗手,勤通风;戴口罩,讲卫生。

4、打喷嚏,捂口鼻;喷嚏后,慎揉眼。

5、有症状,早就医;不恐慌,不传谣。

基本安全十防范

1、防触电:孩子一人用电脑时可以在电插座上加个保护套,不用电脑时随手关闭电源,湿手不碰电器,勿拆卸勿改装电器。

2、防火灾:不要在居室内随便玩火,使用电子产品时务必注意充电器不要放在易燃物旁边。

3、防磕碰:疫情在家不要在居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4、防摔滑:居室地板比较光滑,要保持清洁干燥;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5、防误食:家里所有的药物或保健食品都要妥善放置,环境清洁用品或杀虫剂应集中收纳在加锁的橱柜中。

6、防烫伤:家里的电熨斗、电水壶、电暖器、使用中的锅具等发热的器具会使人烫伤,要小心使用,不随便触摸。

7、防高坠:住楼房,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8、防挤压:居室的房门、窗户、抽屉等在开关时容易夹手,应当处处小心。

9、防锐器: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起来,不能随意放在床上、椅子上。

10、防生人:不给生人开门,不吃生人东西,不向生人透露私人信息,没有家长陪伴不与生人交流。

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内容

1、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

2、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应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来往车辆,不准追逐、奔跑。

3、没有行人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

4、不准爬越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5、不要在道路上玩耍、坐卧或进行其他妨碍交通的行为。

6、不要进入高速公路、高架道路或者有人行隔离设施的机动车专用道。

7、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不满16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电动车。

8、骑车时要集中精神,谨慎骑车。

9、不打伞骑车,不脱手骑车,不骑车带人,不骑“病”车,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不平行骑车,不在恶劣天气骑车。

10、骑车转弯要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

学校消防安全知识

1、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首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当前火灾形势和安全工作的需要,是提高全校火灾预防能力的一项群众性基础工作。

其二,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是保护在校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的需要。在发生火灾时,在校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等客观因素,更容易受到危害。

其三、在校学生在学校安全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学校发生的火灾,60%至70%在学生宿舍等人员活动较为集中的场所。学生是宿舍的主人,预防学生宿舍火灾,学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常识缺乏,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低下,一旦发生火情,势必酿成火灾,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2、学生公寓为什么不能使用大功率电器?

首先,学生公寓属于公共住宿场所,涉及公共安全利益,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引起电线超负荷,造成电流增加,电线发热,超得越多,发热也越快。电线绝缘层允许温度一般为60℃,如果线路长期过负荷运行,线路发热量增大,绝缘层加速老化。当温度在大于250℃时,绝缘层会发生自燃,并与电线分离,造成短路而发生火灾事故。

其次,学生宿舍供电线路,配电设施较为薄弱,客观上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

3、那些电器不允许在学生宿舍使用?

学生公寓内严禁使用电炉、电饭煲、电取暖器、电热毯、电热杯、热得快、空调器等大功率电器。

4、为什么不能乱拉乱接电线?

一是,不懂电工专业知识的人,在乱接电线中因错误接线容易造成事故,或连接不牢固形成接触电阻过大而引发火灾事故。

二是,导线的设计容量是有限的,乱接电线造成接入过多的负荷,容易因过负荷而造成火灾。

5、怎样正确使用“119”电话或校内报警电话?

一是,报警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心慌,

二是,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地址、燃烧对象、火势情况,并将报警人的姓名、所在的电话号码告诉消防队,以便联系。报警后,本人或派人到通往火场的交通路口接应消防车;

三是,要早报警,为消防灭火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映心摘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