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在元宵节有着传统的习俗,就是吃汤圆。汤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元宵手抄报文字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元宵节日记
汤圆是宁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也非常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因为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为“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元宵早晨都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我爱吃汤圆,也爱看它漂在水中的样子,记得有一次,也是这元宵节的早晨,妈妈起床做汤圆给我吃,只见妈妈们先把糯米面倒进盆里,用温开水调和后,把它揉成一个面团,然后每一次从大面团上揪下一小面团放在手里圆成一个圆圆的头的样子,然后往中间放糖,再把它们圆成一小个乒乓球大小的形状,待锅里的水开了之后,就把它们全部放下去。妈妈盖上锅盖,便只剩下焦急而漫长的等待了。贪吃的我常常偷偷揭开锅盖看着,只见那一个个白色的小球摆放在水底,不一会,有几个先漂了上来,接着又是几个,渐渐地便漂的漂,落的落,煞是可爱。
不知不觉,妈妈用沾满了面粉的手点了一下我的鼻子。原来看着锅里的汤圆,我早已经“垂诞三尺”了。于是,妈妈找来筷子,从锅里挑炼起几个漂着的汤圆,汤圆上冒着热气,可我顾不了那么多了,赶紧用筷子夹了一个往嘴里塞。烫是烫,可那软绵,香甜甜的感觉实在是好极了。我不由得对妈妈竖起大拇指。
妈妈告诉我说:“汤圆象征幸福团圆。它的名字更代表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今年元宵节,吃过晚饭,我们就去看花灯、焰火了。
七点刚过,我们就来到新市区看花灯,这里人山人海,花灯会种类繁多,设计新奇,造型各异,市政府前的整个街道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有做生意的人早早来摆好摊位,有的坐车从几十里路的农村赶来,还有的小孩骑在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芦边吃边看。八点多钟,在市委大楼旁边一朵朵礼花腾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一颗颗五彩的礼花腾空而起,礼花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甚至有的纸花还带着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礼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动物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整个市区都沸腾……
五彩的花灯被高高的挂在了半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美丽的花灯给这里增加了秀丽的色彩。这些造花灯的人手还真巧,什么羊形、龙形,拖拉机耕田形的……都能造出来,真了不起。
当我们看到一半时,我惊讶地叫了一声,因为在花灯里,我见到的最有意思的:花灯里居然还有三只活羊,灯箱里还有一群小鸡,据介绍,它们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呢!真让我佩服不已。有些大胆的人甚至还过去摸摸它,而那些羊只是晃晃脑袋,不时地抬起头“咩—咩—”地叫唤两声,然后又继续吃它的草。
当我们往回走时,看到一群人在猜灯谜,其中有一个字谜是:天下人间会七星,我和爸爸妈妈猜了许多次也没猜中……
时间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三个多小时,但我们一点也没觉得累。
啊!今年的元宵节之夜真美呀!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这一天里,我们打算去看龙灯,因此,我早早的吃好了午饭,到了暨阳街道。到了那儿,我发现警察叔叔们早早地站在了路中央,拦下了一切机动车辆,为人民的安全做好了保障。
龙灯还没开始,可大街上早就站满了观众,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我和爸爸马上选好了看龙灯的位置。忽然,远方飘来了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原来是马上开始舞龙灯了。只见领头的是一直凶猛巨大的老虎,它有着两道又尖又长的胡须,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一张一合,头顶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王”字,好像正在向你示威似的。
手抄报文字内容
1、【元宵节的历史】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2、【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3、【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节的作文
在寒假里,我和妈妈一起做灯笼。
我们先在超市里买了胶水彩纸。然后回了家,在家里我们拿出酒盒开始做,我先把酒盒打开。然后在外面贴上了彩纸,我是想该咋做了,妈妈看见了我就说:“别泄气,你该怎样做想好了我来 帮你。”“谢谢妈妈”我使劲想我想出来了,想法是在酒盒外面贴上花边在就用针在酒盒外面刺个节日快乐。然后到了晚上在里面点上蜡烛外面就显示个节日快乐的字样。就大功告成了。
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想法很好我来陪你做吧”“好呀”我和妈妈一块来做。再酒盒外面贴花边我来贴,妈妈来剪在四个边上贴好了花边。就可以刺节日快乐这几个字了。再用针的时 候,好几次都刺到了手都流血了。我还是不放弃,我相信只要不放弃就能成功后。
终于我歪歪扭扭的刺好了这几个字。满手都是血但是我成功的做好了灯笼我把里面的蜡烛点上很好看的我很高兴。
在这次做灯笼中我懂了,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