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态度才是端正的学习态度

admins

什么样的态度才是端正的学习态度

什么样的态度才是端正的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这是曾经的中国足球队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说过的一句著名的话,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态度,决定一切成绩!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什么样的态度才是端正的学习态度呢?

  一

  一定要知己知彼

  学生的各科成绩,相当于自己的“体检表”,知道问题在哪,才可能治好病,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记住自己每一科的排名,就会记住发力点;记住哪个题型总考不好,就会更有针对性地训练。

  如果连考试分数和排名都记不住,如何相信你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呢?你又怎么会知道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呢?

  成绩暂时差不要紧,但要知耻,化耻为勇才是端正的学习态度。

  二

  主动积极地做题

  在我看来,做了多少题,最能反映出学习态度。

  当然,做题不是越多越好,盲目刷题只会让学生疲惫不堪。

  但必须面对的事实是:任何课目,不大量刷题,就很难做到举一反三。

  那么,究竟要做多少题,才算是态度好呢?我认为至少要超越班上的平均水平。

  三

  懂得选择辅导资料

  能否选出合适的辅导资料,是衡量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学习态度的重要体现。

  多做题是前提,但是选择怎么样的题来做大有学问,也是学习态度的能力体现。

  好的中学,会自己编写辅导教材,但如果自己的学校没有,就要靠学生自己学会选择。

  如果一个学生能具体说出各家资料的优缺点,以及为什么最终选择这家的资料,就说明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非常棒,学习能力也很强。

  四

  一定要会记课堂笔记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十字真经:上课认真听,不懂就要问。

  什么样才是上课认真?在我看来,就是要有课堂笔记。

  必须明白,课堂才是主战场,要证明课堂有效率,就看你是否能拿出全面的课堂笔记。

  不记笔记的,主要有两类学生,一类是觉得课堂内容太简单,已经懂了,另一类是根本不知道是课堂笔记的重要性,甚至连课都懒得听了。

  五

  善于向各路学霸学习

  学校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

  因为在学校里,你还可以知道学霸平时怎么学的,但一到假期,你就不知道了,结果假期一结束,学霸又拉下你一大截。

  那怎么样的态度,才是向学霸学习的最佳姿态呢?我的建议是,争取多当课代表!

  尤其是你学不好的课,更应该去争取当!

  一来有更多机会接受任课老师的指点,二来有更多机会从作业本上,看到这门功课的学霸是怎么干的,取得真经后,可以用到自己的身上。

  如果有这样的学习态度,也许比一对一请课外辅导老师的效果还要好。

  如果你能做到以上五点,那么你的学习态度应该是相当的端正了,取得好成绩,也是必然的事。

  在我看来,学习态度不是喊口号,也不是做样子给别人看,而是全方位细节的注重,并实打实地执行。

  学习态度一定要体现在学习行动中,

  学习行动一定要最终变成学习习惯——

  这是决定成绩的关键!

  一句“学习态度不端正”害了多少人

  在学堂的作业训练营线上辅导中,一位7岁孩子的妈妈和我们聊说:

  “怎么才能看破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这个命题啊!!!孩子收拾书包时候说,妈妈我作业好像没写完,我一看只是拼音少写两行就建议到学校补。这个不重要,重要是我顺着两行空白往下一溜,一眼就看见下面有一个巨潇洒巨不羁的拼音“X”...于是,我开始叨叨:说你要不会拿笔不会写,字写成这样我还要夸夸你,但你会啊,它旁边有一个写那么好看的,怎么这个就写这样了呢?这一看就是随便划拉两下,老师一看就知道写作业态度不认真blblbl...

  回来路上我认真想,其实是怕老师认为对待孩子的学习,我的态度不够认真,我投射到孩子身上了。但其他不跟老师发生关联的事情,看到孩子很散漫,我也马上就焦虑了,我的脑回路总在“态度”上打转转,每每这样我都很烦我自己了,可每遇到这个坑,我还是睁眼往里跳!老师,帮我破一破吧”

  透过妈妈的话,我们不难感受到她为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困惑求解,但问题是学习是靠端正态度来提高的吗?

  我反问妈妈: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是否表现得极其专注投入?妈妈表示认同,回复说:是的,孩子玩游戏、画画,干自己喜欢的事儿时,表现出极为投入的专注态度,但对学习却完全不一样了。

 

  通过交流,妈妈很好理解了兴趣是学习专注投入的源点。接下来,我便进一步举例和她分享:当今时代的孩子们,几乎个个聪明,一提起玩态度极其投入,为什么一到学习上就卡壳了呢?

  我举例说,身边有一位朋友的孩子,今年16岁,从小到大,就是被家长屡屡评价为——这孩子太聪明了,就是只贪玩,不愿意好好学习。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这孩子还真是变得贪玩又不爱学习,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不难想到,因为被大人贴标签。是的,当所有人说这孩子聪明不爱学习的时候,传递给孩子的就是:我不好好学尚能得到聪明这一评价,如果好好学了却学不好,落个聪明不保怎么办?譬如有些孩子,自幼便屡被评价——淘气调皮,长大后还真成为“熊孩子”一枚,可见贴标签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破坏作用。

  当下一些老师和家长,面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喜欢给孩子贴上“态度不端正”的标签,成年人习惯将问题归因给孩子,实则是无法帮助孩子一起找到正确学习方法的借口,它带来的后果是对孩子学习兴趣的破坏,并让孩子在成年人身上学会拒绝为自己改变成长。

  试想想,一个孩子,如果对学习发自内心喜欢,又怎会允许自己落后呢?譬如,孩子们在玩游戏或干一些很有趣的事儿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成就感,又怎会拒绝体验快乐呢?而从快乐中体验到成就感,就是一个人愿意不断探索世界、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也是成就孩子自信心的来源。

  反之,诚如开头案例中那位妈妈所言,每当看到孩子的错误,认为孩子学习态度有问题时,妈妈内心焦虑愤怒的情绪就会传递给孩子,而孩子感受到只有批判和否定,学习在他眼里并非为自己而学,是大人的事儿,感受到的学习乐趣便会有限。既然学习是如此无趣无味,干嘛还要爱上它?!换做是我们家长自己,面对不喜欢的工作,也不会乐意干好,不是吗?

 

  面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只有了解清楚问题的根本原因来自家长,治标更要治本的方法就是家长先改变了,孩子才可能改善。我们建议家长参考如下方法,通过自我改变和孩子一同成长:

 

  面对孩子的错误,帮助孩子一起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孩子是否懂了而不愿意做,还是遇到困难不会做,只有找到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家长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时,切忌居高临下指责批判,情绪和行动上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为有些问题在成年人眼里根本不是事儿,但在孩子眼里却是大事儿,这就好比我们的鞋子里进了一粒沙子,它虽然远远比一颗石头小,却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不舒服和走不了路。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的感受,学会从他们的视角看问题,让孩子最大可能将自身能量集中用在自我生长上,而非亲子关系的对抗上。

 

  在作业问题上,多对孩子表现好的方面进行正向肯定鼓励,避免泛泛而谈表扬;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引导。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了应该鼓励孩子成长成长型思维,而诽定型思维。

  简而言之,固定型思维即是:一位经常被家长表扬为“你真聪明”的孩子,传递给孩子的是你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就可以轻松完成一件事情,孩子便会不愿意尝试挑战,因为意味着可能失败,而失败就会被夺走“聪明”的标签;而成长型思维即是:一位经常被家长鼓励“你很努力”的孩子,他就会认为自己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才取得好的结果,孩子接受挑战的能力更足,哪怕遇到失败,也会愿意继续努力,因为失败是用来帮助自己学习成长的。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每当我们告诉孩子一个答案,都剥夺了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 面对孩子的学习问题,我们可以跟孩子谈谈:面对困难,你觉得有什么办法解决吗?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因为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比结果重要。比如说,一个孩子是否知道1+1等于2,往往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第一次说出1+1等于11的时候,愿意继续尝试,直到为答案找到正确的方法。当孩子犯错并改正时,多问问孩子“你是怎样做到的?”这句话会给孩子带来鼓励和力量。当孩子想出办法以后,我们可以鼓励他去尝试,即便尝试失败也没有关系,想办法继续尝试,直到成功为止,让孩子在体验中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体验: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摩托车;学会了英语,有助于学法语;学会滑冰,有助于学滑雪,这种现象叫学习迁移。技能、知识、情感和态度都可以迁移,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我们可以顺势而为引导孩子,将同类题型的正确方法迁移至错误的题型中,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说:事实的学习并不那么重要,教育的价值不在于照着书本学习事实性知识,而是就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锻炼大脑的思考能力。许多家长对“学习”二字存在误区,常常只看到学习表象的一面,譬如考试成绩、学习效果、技能知识掌握程度等,事实上很多学习能力和成效是隐性的,包括参与其中的体验、分享、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促进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满足了孩子内心选择和兴趣所在,孩子才会努力朝着自己定的目标完善自己。

  作者:月儿弯弯,一位十岁女孩的母亲。


什么样的态度才是端正的学习态度相关文章:

1.怎么样端正学习态度

2.学习态度该怎么培养,如何端正学习态度?

3.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性有哪些,初中生如何端正学习态度?

4.2017端正学习态度演讲稿

5.对于学习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映心摘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