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插艾草_端午节插艾草的寓意

admins

端午节为什么插艾草_端午节插艾草的寓意

端午节的注意事项非常多,因为端午是五月,在风水习俗中称为“恶月”,是不吉利的月份,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为“重五”,是恶上加恶,是五月中最不吉利的一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为什么插艾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端午节为什么插艾草

原因: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五月在俗信中被认定为恶月,也称“毒月”,从科学的观点来解释,是指此时气温迅速升高,天气暑热,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毒瘴滋生,人极易生病。为了应付恶月,安度暑日,民间便在端午这天,选吃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并采集一些草药悬挂、佩戴或服用,以此防病。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而最传统的当属红豆糯米粽了。红豆不仅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等功效,是夏日清利湿热不可多得的佳品。

古时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把从田野采回的艾蒿、菖蒲悬挂在门户上,有的用艾叶、菖蒲、大蒜烧水洗澡并喷洒房前屋后,或用艾叶或菖蒲浸制药酒饮服。一些地方的人还喜欢将艾叶、菖蒲研成末,包上布,制成香包(又称香袋、香囊)佩饰,以其香气避免虫菌侵扰。

端午节要挂菖蒲和艾草的寓意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节日之一,它也是人们纪念楚国大文学家屈原先生的日子。在端午这一天,除了吃粽子之外,每户人家的门口都会挂着菖蒲和艾草。这是因为农历的五月正是蛇虫鼠蚁非常多的时候,因此挂上菖蒲和艾草可以利用它们的气味和药用价值驱赶这些害虫,起到保平安的作用。

一、端午节要驱虫蚁

中国农历的五月也被人们称之为毒月,在民间也有“烂五月”一说。中国农历的五月也被人们称之为毒月,在民间也有“烂五月”一说。所以农历的五月也是许多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十分旺盛和最容易繁殖的时节。同时也是人们所说的五种有毒害的动物最容易出动的时候。因为如此,人们就将门口挂上菖蒲和艾草,来保护家宅平安,在五月不被邪气所伤害。

二、菖蒲和艾草的作用

人们就将贴灵符一样的,将菖蒲和艾草在端午节这天挂在门边上。传言草蒲是古时候防疫驱邪的灵草药,它就像可以驱逐不好的东西的利剑一样。同时也因为它的外形像剑一样,于是挂在门口就像宝剑一样可以驱逐邪气。人们称它为“水剑”或“蒲剑”。在清代和晋代古人有所记载,称它为可以驱邪的宝物;艾草就是人们非常见的草药,从中国古代开始就将它作为治病的药材,我们平时看到的中医治疗时,艾炙就是用艾草为主要材料制成的。所以民间不仅将它用作治病的良药,也将它挂在门口当作 驱邪的物品。

因为端午节这天,正逢农历五月,而这个时候正是毒虫猖獗的时候,于是人们将菖蒲和艾草挂在门口,利用它们的气味来驱赶走这些毒虫。在端午的节日,大家不仅要忙着挑选菖蒲和艾草,还要食用粽子,看赛龙舟比赛。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纪念投湖的屈大夫,中国的文化离不开这些已故的文人,而屈原的精神也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进。

端午节传统风俗活动内容有哪些

1、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也是一个重要习俗,粽子又被称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粽子的起源远早于屈原时期,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才坚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2、拴五色丝线

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3、佩香囊

端午节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习俗据说有避邪驱瘟的含义,而在南方,年轻男女还会通过香囊来表达各自的爱意。香囊形状万千,小巧可爱,但它不仅仅是装饰品而已。香囊内通常会装有中草药、香药、朱砂、雄黄等,具有驱虫防病的功效。外面由丝布包着,再用彩色丝线缠绕固定,最后再用彩绸刺绣,五颜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夺目。

4、饮雄黄酒

雄黄酒有驱虫解毒的功效,多喝还能养颜美容。端午节喝雄黄酒,寓意驱除病魔。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5、悬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叶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驱赶蚊虫、提神醒脑。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干净之后,将艾叶插在门楣上。艾叶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体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南方北方都有端午挂艾叶的习俗,但是区别于作用不一样,南方利用艾叶祛邪祛病,而北方进行避毒避恶,其药理相通,都起到杀菌防病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

6、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大习俗,至于赛龙舟这个习俗从何而起,还是来源于历史典故。根据古时传说,屈原含冤投江之后,楚国人十分悲伤,他们相信楚原是忠心贤臣,便划船去拯救屈原。然而当他们奋力到达洞庭湖时却不见屈原的踪迹了,他们担心湖中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借划龙舟来驱散湖中的鱼。后来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有赛龙舟活动,赛龙舟之习俗盛行于当时的吴、越、楚三国。之后人们以端午赛龙舟的方式来祈祷风调雨顺。

端午节四大习俗暗藏的养生知识

糯米粽子为养胃清火而来

无论南北方,端午节被大众广为继承的习俗一定是吃粽子,为什么要吃粽子呢?“端午时节,气候特点是潮热难耐,人们普遍食欲不佳。在这个节气里吃粽子,不仅健脾养胃,还清浮火。”传统的粽子主料是糯米加大枣,粽叶一般都用苇叶。在中医里,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粽子里的糯米一般都煮得很软,适量食用对健脾养胃有很好的功效。而苇叶等材料都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苇叶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经过长时间的蒸煮,粽叶内的有效成分可与内馅部分的营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增强粽子的补益作用。大枣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如果在粽子里加些莲子,可以健脾除湿;加些小豆,可以消肿。

艾草是为抵抗疾病而挂

端午时节,采集艾叶、菖蒲挂在门楣和窗户上的习俗,是取其避邪的寓意。其实,艾叶与健康也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艾草早在我国古代就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特殊气味,驱虫的效果很好,而且属性辛温,能净化空气、有芳香通窍的作用。中医常以艾叶或艾条来做针灸或草熏,可通畅全身的气血,提升免疫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此外,用干的艾草泡手泡脚,可以去湿驱寒。

咸鸭蛋为滋阴清肺而生

端午节也是咸鸭蛋热卖的节日,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小时候端午节氛围浓厚,一大清早闻着粽香起床,而在煮粽子的锅里,一定会一起煮上咸鸭蛋、鸡蛋,伴着粽叶的香味,这些蛋似乎也格外增添了香气。除了吃粽子,端午节为何要吃蛋呢?这也是顺应节气的饮食。在中医里,鸡蛋黄是一味滋阴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鸭蛋本性偏凉,味入心,具有滋阴清肺的作用,在阳气旺盛的时节,可以帮助祛除体内的湿热。

赛龙舟是为了气血通畅

端午节习俗还有与运动有关的,就是赛龙舟这样的项目。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闷热,人容易烦躁忧郁。夏季养生,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运动时还可以分散注意力、忘掉不快,我们可以用这些“快乐因子”让身体更健康。

端午节的禁忌

阳刃之日,毒气攻身

此日为五月初五,从农历气象上看,正是夏至左右,故也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也是实际上的羊刃日,这个农历的五月,阳刃为凶,本来就是所谓的“毒月”,共有“九毒日”,而端午又是“九毒”之首,故称为“毒日”。而从五行上看,任何一种五行过旺或过衰,都会形成邪气,都会对自然气候或人身健康,构成威胁与伤害;何况这个时节,也是毒虫坏虫肆虐猖獗的时候;故这一天需要在房门上,插艾、插桃技、插菖莆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或在儿童身上洒雄黄酒,以驱虫避邪,保障健康。

祭祀之日,阴气伤身

端午节的一个最重要最普遍的内容,就是祭祀先人。不但祭祀投江自尽的诗人屈原,有的地方还祭祀忠臣伍子婿,祭祀孝女曹娥等,这天要包很多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江中,就象给死人上坟一样,而剩下的则自己享用,所以粽子实际上也是一种祭祀供品。而祭祀时难免产生悲伤,故此日也象清明节一样,人为制造出很强的阴气,而这些阴气,与阳气一样,也会伤害心理与身体比较弱质的人;如抑郁寡欢,心情不好,身体痛苦等等。故端午节这天,是诸事不宜的,更不适合上任、搬家、动工、开业、结婚、庆典等喜庆活动;也不适合参加娱乐活动等,而归宁父母,与家人团聚才是正确的选择。

九毒之日,严禁房事

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 “天地交泰九毒日”及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以上一共十天,而端午为九毒首日,毒气攻身,邪气旺盛,又传说为天地交泰之日,非常不适合男女交欢,故古训严禁房事,这个并不是迷信,而是非常自然的科学道理。因为天地气场不正的时候,必然会影响到人的身心,所以如在九毒日交欢房事,必须会中邪毒伤身体。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映心摘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