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名著读后感3000字7篇
怎么写好《追风筝的人》名著读后感呢?《追风筝的人》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追风筝的人》名著读后感3000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追风筝的人》名著读后感3000字(精选篇1)
我倚在窗子边,注视着湛蓝的天空,它干净得好像没有一丝丝的杂质,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个多年前的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最亲的朋友,她穿着一身校服,怀里捧着两本装帧精美的书卷,朝着等候在校门外的我飞奔过来,我甚至还来不及反应,她瘦弱的身躯就已经完全陷入了我的怀中。算起来,我们已经有整整两年没有见过面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不知道这句话用来描述我和她之间的友情算不算合适。就记得自初一与她成为好朋友以来,到现在为止已有六年岁月,即使我们自中考后分开,不在同一所学校,不在同一个教室,即使我们之间仅通过几个电话来联系,再次见到我,她还是在熙攘的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我,我依然觉得我们亲密无间,就像从来没有分开过的恋人一般,我们望着彼此的笑颜,依旧心照不宣。
她就安静地坐在我的对面,看着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她为我精心挑选的那两本书。她看着我如获珍宝似的轻轻抚摸着书的封面,就立刻像个孩童般地笑了,她笑的时候,额前的刘海上下轻轻晃动着,两个不太明显的酒窝若隐若现,嘴微微。地张开着,露出洁白的牙齿。她的一个小小的微笑,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
自从那天起,我便得到了这本《追风筝的人》。橘黄色布局的封面,让我至今看到他,心中仍有浓浓的暖意。我亲爱的她用心地在第一页朱红的扉页上写下了赠词,那些话,我想我一辈子都难以忘记。于是我带着我所有的感动,进入了书中所描写的那个世界。
它好像有神奇的魔力,我被其跌宕起伏的情节所吸引,我为主人公阿米尔和他父亲的仆人的儿子哈桑之间友谊的破碎而心痛,我感叹于阿富汗社会的种种温情,同时也被战争带给儿童的心灵与身体的打击和摧残深深刺痛。
"没有繁琐累赘的文字,没有无病呻吟的铺垫,只有精炼的内容,简洁的文字,细腻勾勒关于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的故事。故事娓娓道来,却在轻描淡写之中传递出社会和人间的万千冷暖。"
“他知道我看到了小巷里面的一切,知道我站在那儿,袖手旁观。他明知我背叛了他,然而还是再次救了我,也许是最后一次。那一刻我爱上了他,爱他胜过爱任何人,我只想告诉他们,我就是草丛里面的毒蛇,湖底的鬼怪。”这段话我印象深刻,它充斥在我内心,令人回萦难忘。作者对自己当时的抉择悔恨不已,那份背叛早已在他的心中鞭笞自己的良知千遍万遍,他对自我人格的不完整直言不讳,对父亲的仆人的儿子哈桑的美德极力渲染,他笔下的人物那么真实的存在着,有血有肉,有真实的灵魂,让我着迷。
这本书是一部政治史诗。在作者笔下的阿富汗温馨而闲适,一幅又一幅丰富绚烂而带有阿富汗风情的场景画卷随着主人公的成长铺展开来。这样一个充满人文风情的国度,却因为不同种族间的摩擦而现紧张。书中充满了令人难以忘却的景象:一个为了喂饱孩子的男人在市场上出售他的义肢;足球赛中场休息时间,一对通奸的情侣在体育场上众目睽睽之下活活被石头砸死;一个涂脂抹粉的男孩被迫出卖身体,跳着以前街头手风琴艺人的猴子表演的舞步。时至今日,我相信这些场景也依然存在,在战火弥漫的硝烟中,那些孤独可怜的阿富汗儿童睁着澄澈的双眼,看到的却不再是和平与富足。我在内心的最深处呼唤,渴望世界能早日恢复和平,还给那些无辜的孩子们一个完整的家园,一个欢乐的童年。
这本书也是一个关于童年选择如何影响我们成年生活的极度贴近人性的故事。主人公阿米尔曾在童年发生的一件悲惨不堪的事件中选择了对朋友哈桑的背板。为了赎罪,他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作者仿佛在以生命的节奏架构这个残忍而又美丽的故事,用恩典与救赎勾勒着生命的圆满循环。在他艰涩的赎罪历程的背后,传达着这样的一种信念:这部感人至深的小说中的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亲情,是友情,是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的品格。对于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着他的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
我想,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我们都需要勇敢地去追逐。正直,善良,诚实,勇敢等品质永远都是我们应该要去追寻的,虽然我时常有负父母所望,但我毕竟始终不渝地向着自己被期许的那个方向努力,在摸爬滚打中实践;我希望能在生活中获得勇气,在危险来临时做出正确的选择,能够见义勇为,能够当仁不让,成为正直的人。
方舟子曾经说过:“我对这个社会的残酷从不曾抱怨,我想沿着‘残酷’,去寻找它的苦难,寻找它的父辈,它粗大的根系,我要溯流而上的勇气,来迎接巨大的苦难之源如世间最壮丽之景扑面而来。”而我想说,我要以一敌百的行动力,来实践无数不曾兑现的诺言与信念似漆黑夜里点缀浩瀚夜空中的点点繁星璀璨夺目。我会迎接勇气的到来,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从这本书中领会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我追。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总会迎来别人异样的目光,但我不在乎。我追,风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我追。
《追风筝的人》名著读后感3000字(精选篇2)
《追风筝的人》是一本非常精炼的书,它讲述的是“我”与父亲、朋友阿桑之间的复杂情感。它细腻地勾勒出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让人明白父与子、人与上帝、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脆弱关系。在文中,“我”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而哈桑却只是家中仆人的儿子,这地位的差异注定使他们有着无望的友谊,而这无望的友谊由追风筝开始……
追风筝是中东地区的一项传统,而哈桑则是一个追风筝的好手。文中追风筝的画面是两人共有的美好记忆。“‘哈桑!’我大喊,‘把它带回来!’他的橡胶靴子踢起阵阵雪花,已经飞奔到街角的拐弯处,他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后。”然而,曾经美好的友谊却注定如梦易散。正如文中的“我”所说——“历史不会轻易改变,宗教也是。最终,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扎拉人,我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这些没有什么能改变得了,没有。”在一个宗教的阿富汗,在一个动荡的阿富汗,忠诚与血缘可以被摒弃,友谊当然也可以背叛。
“我”在目睹的哈桑被人猥亵而怯于施救时,悲剧已悄悄拉开序幕。在良心的挣扎之后,“我”终究无法面对哈桑,即便他并没有怪罪;而且若让父亲知道“我”未相救,那身具阿富汗人勇敢品质的父亲必然不会承认自己有一个懦弱的儿子。在经历了痛苦的抉择后,“我”选择了栽赃,将哈桑和他的父亲以小偷的罪名赶出家门,以进一步的罪恶来逃避现实。“我”在友谊与血缘中选择了血缘,选择了背叛友谊与忠诚。他心里道,“湖里有鬼怪,它抓住哈桑的脚踝,将他拉入暗无天日的湖底。我就是那个湖怪。”
在后来,一个消息却如晴天霹雳击碎了“我”,哈桑居然是父亲的私生子。父亲高大的形象碎了,一同碎掉的还有生活美好的表象。像灯光褪去之后,生活露出了丑恶的本质。
“我”要逃避,像以往每次遇到问题一样。正在这时,战乱开始,无数有权有势的阿富汗人逃向他乡。这是一场极具宗教意味的战争,但战火下呻吟的确是普通人。“我”与父亲挤上一辆闷罐车,离开了故国,因为他不仅逃避战争,更可以逃避有着无数阴暗回忆的童年,逃避迷茫的信仰,逃避自己良心的谴责,去往美国,成为一个什么都没有的普通人,与故国与民族再也不担上什么关系。结婚,生子,用文中的话说,“我离开很久远了,久远得足以遗忘,也足以被遗忘。”
可是,这一切旧事被一个电话唤醒——“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这是一条艰难的救赎之路,“我”再次回到故国,曾以为遗忘的土地却好像并没有把“我”遗忘。
最终,像儿时追逐树顶上高高飘扬的风筝一样,“我”勇敢地去追,追逐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追逐被背叛的友谊、亲情、信仰。“我”将故人哈桑之子索拉博带到美国,用真诚去化解孩子心灵上的创伤,最终带来了一丝春来的气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微笑。斜斜的。几乎看不见。但就在那儿。”就像儿时的哈桑一般,“我”对着哈桑的儿子说:“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挂着哈桑式的微笑、转身:“为你,千千万万遍。”当人生再次画出一个圆回到原点,事情是否还能回到从前?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在主角阿密尔心里,他已经追到了那只飘荡心头几十年的风筝。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这么一个风筝。它可以是理想与信仰,可以是忠诚与羁跘,可以是亲情,可以是友情,抑或是一种飘荡的情结,如汪国真对未知,如三毛对远方,如韩少功对乡村,如梭罗对于自然,如托尔斯泰对人性。我们不断探索与追求,希冀能追上天际的脚步。
汪国真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在他心里,“到远方去,到远方去”便如一只晃悠在心底的风筝,荡荡悠悠,充满诱惑。
三毛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她为寻找“梦中的橄榄树”,到西班牙,到美国,到荒芜的撒哈拉。她的“远方”又何尝不是一直虚无的风筝?
韩少功在城市生活几十年后毅然抛弃这种他不喜欢的生活方式,去往偏僻的乡村,亲近自然,亲近质朴与原始,这是多少人想做却又做不到的,甘愿离开多姿的城市真正的追求理想,这种境界有几人可以达到?他的风筝紧握于手,紧收于心。
梭罗为了证明一个人,只有一屋一床一凳一枪也能生活的好,在瓦尔登湖边一个小木屋中生活数年,避开浮名与利诱,写出《瓦尔登湖》经典哲学。他的人生境界也正如一只风筝,引导他走往自己的路。在追风筝的路上,他了悟人生。“我宁愿坐在一个南瓜上头,也不愿坐在天鹅绒坐垫上头。我在天空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这便是梭罗的人生境界。
一个人的追求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心中的那只风筝便是永远领航的指南。
我很庆幸,没有如《追风筝的人》主角阿密尔一样,在背叛了友谊、亲情与民族之后,才来追逐着救赎的风筝;我也只是普通人,没有高深的哲学思想,没有崇高的人生境界,不能如三毛、汪国真、梭罗那样,放飞的是那样高远的风筝。可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模糊的追求吧!
就如阿密尔被父亲旧友点醒,走向“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我们是否也需要一个人来启迪我们内心的渴望?
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抑或压根就麻木地生存着毫无梦想?
让我们随着主角一起去探索内心,在纷乱繁芜的思绪中去倾听内心的声音,明白:到底我要的是什么,到底我为什么渴求他,我该怎样去抉择,怎样迈向我要的地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去追。
《追风筝的人》名著读后感3000字(精选篇3)
终于抽空读完了这本小说,当读到结尾时,我完全被这出人意料的结尾震撼住了,有了这个结尾,之前那些种种疑虑也就迎刃而解,之前的种种不合理也就十分合理。
“2001年12月,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墙后面,窥视着那条小巷,旁边是结冰的小溪。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开篇就描述这样一个离奇的场景,很自然的就勾起了我继续往下读的欲望,脑海中不断地问“到底是什么事可以在主人公脑海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并且一直折磨着主人公呢?”
朋友拉辛汗从巴基斯坦打来电话,引起阿米尔(主人公)的思绪。看着两只红色的风筝,带着长长的蓝色尾巴,在天空中冉冉升起。它们舞动着,飞越公园西边的树林,飞越风车,并排飘浮着……将我们的思绪引到阿米尔的童年,一直陪伴到他长到12岁,一起去经历了那“一堵坍塌的泥墙后面”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我们也一同走进了阿富汗这个国度,感受到了那里的人们对异族的态度——一种强烈的种族歧视。
我认为种族的歧视也是造成1975年那个惨剧的原因之一。“哈扎拉人”在阿富汗是属于一个没有地位、没有人格的遭人鄙视的民族,在自己的国家里,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遭到人们的嘲讽。当阿里走过街道,人们总是在街道上追逐他,作弄他。有些管他叫“巴巴鲁”,也就是专吃小孩的恶魔。并大喊“你吃了谁啊,塌鼻子巴巴鲁?”当哈桑和我一起走在街上,人们也总是对哈桑投来异样的眼光。
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
哈桑一出生,他的母亲就不愿看他,甚至5天后就离开哈桑和他的父亲。因此,父亲就顾来了那个曾给我喂过我的奶妈给哈桑哺乳。小时候每当阿里唱完我们想要他唱的歌,阿里总会提醒我们“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
“我们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同一片草坪上迈出第一步。还有,在同一个屋顶下,我们说出第一个字。我说的是“爸爸”。他说的是“阿米尔”。我的名字。”在今后的日子里,阿米尔,哈桑一起成长,一起去追那天空上飘下来的风筝。哈桑用坚定地眼神对阿米尔说“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却给了我心灵深处的震撼,这是世间最诚挚的友情,最浓厚的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拿不走的,而1975年的风筝大赛上这无疑是最好的证明。
渴望得到的父爱
在少年阿米尔眼中,父爱永远是那么的可望不可及,心中对父亲充满了崇敬之情,幼年的孩子都可望被父亲抱在怀里听着父亲讲故事,这也是很容易就实现的,然而,对阿米尔来说,这些都是额外的奢侈。不止一次,爸爸只用几个字就能刺痛阿米尔。这对一个渴望得到父爱的孩子来说无疑又更遥远了一步。在父亲眼中,阿米尔懦弱,是个埋首诗书多过打猎的儿子,一个真正的男人——真正的男孩——应该像爸爸小时候那样踢足球去。为了培养阿米尔的男子气概,爸爸带阿米尔去看一年一度的比武竞赛,见到一件恐怖的事情:有个骑士从鞍上跌落,数十只马蹄从他身上践踏而过。他的身体像个布娃娃,在马蹄飞舞间被拉来扯去。马队飞奔而过,他终于跌落下来,抽搐了一下,便再也没有动弹;他的双腿弯曲成不自然的角度,大片的血液染红了沙地。阿米尔的反应是大哭,这无疑又让一心渴望儿子成为男子汗的心又一次失望。当阿米尔拿着哈桑捡回来的风筝时,听见了父亲和拉辛汗说,“有时我从这扇窗望出去,我看到他跟邻居的孩子在街上玩。我看到他们推搡他,拿走他的玩具,在这儿推他一下,在那儿打他一下。你知道,他从不反击,从不。他只是……低下头,然后……总是哈桑挺身而出,将他们挡回去。这是我亲眼见到的。他们回家之后,我问他,‘哈桑脸上的伤痕是怎么回事?’他说:‘他摔了一跤。’我跟你说,拉辛,这孩子身上缺了某些东西。”父亲的几句感叹无疑又给年幼的儿子种下仇恨的种子,而这种子正在悄悄的发芽,在一定条件下它将疯狂地成长。
心中的嫉妒
面对这可望不可即的父爱,阿米尔想得到,却得不到。而,作为一个仆人还是哈扎拉人的儿子的哈桑,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父亲的关心爱护。并在阿米尔的成长过程中,无论大事还是小事父亲总是让哈桑参与进来,在哈桑生日时,父亲也会送给他喜欢的礼物。似乎父亲对一个仆人的儿子的关心了解多过自己儿子。这一切,都让阿米尔心生嫉妒,其实,不仅是阿米尔,我也为他打抱不平。心中的嫉妒也随之升级…
黑夜的来临,仇恨,嫉妒的爆发
冬天是喀布尔每个孩子最喜欢的季节,放风筝。追风筝。1975年,这年的冬天,父亲对我寄予厚望,认为我能在风筝比赛上赢得冠军。在比赛时,阿米尔终于不负父亲所望,赢得了第一名,在众人为阿米尔的欢呼中,哈桑为了为阿米尔捡回蓝色的风筝,而奔离人群。一场谁都无法弥补的悲剧就这样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祝贺完后,阿米尔开始去找哈桑,然而,市场不一会就空荡荡的,做生意的人都打烊了。阿米尔停在一个卖干果的小摊前面,问一个年老的商人有没有见到哈桑。老人充满好奇的问原因,“他是我家仆人的儿子。”阿米尔说。
那老人扬了扬灰白的眉毛:“是吗?幸运的哈扎拉人,有这么关心他的主人。他的父亲应该跪在你跟前,用睫毛扫去你靴子上的灰尘。”如果能预料到将要发生的事情,那这个老人还会这样说吗?这恐怕是最无情的,赤裸裸的讽刺了。
天色渐渐地暗下来,阿米尔终于在一条小巷里找到了哈桑,不过,阿米尔并没有立刻上去。因为他没有勇气上去。那个无恶不作的专欺负弱小的阿塞夫和他的两个随从正在那里。阿米尔躲在小巷后面,看着这一切。阿塞夫想要拿走哈桑手中的蓝色风筝,但,这个忠心的愚蠢的仆人哈桑拒绝了,他愚蠢到要在阿塞夫的“强权”下誓死捍卫他的主人,这个胆小的懦夫的风筝。一念之间,阿塞夫想到的一个更无耻的方式……这一切阿米尔都躲在小巷后,默默地注视着。
然而,阿米尔真的是懦弱吗?还是因为另外的答案?阿米尔逃跑的真正原因,是觉得阿塞夫说得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免费的。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这是个公平的代价吗?我还来不及抑止,答案就从意识中冒出来: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
结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小说,开篇朋友拉辛汗从巴基斯坦打来电话,“这儿(阿富汗)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为我们揭开了小说的结局,原来哈桑不是阿里的儿子,而是阿米尔的父亲的儿子,他们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出乎所有人地意料,一个受人尊敬的,声名远播的,在儿子心中如此伟大的父亲居然睡了他仆人的老婆,而且还生了个儿子。尽管,令人难以接受,但它终于可以解释为什么阿米尔的父亲为什么对一个哈扎拉人仆人的儿子如此的关心绝不少与关心自己的儿子这一现象:终于可以解释为什么阿里总对阿米尔和哈桑说:“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终于可以解释……
整部小说情节生动,高潮迭起,采用倒叙的手法引起读者的遐想,在看完小说后,我在去网上看了《追风筝的人》的电影版,颇有感悟,终于知道在如今的电影,电视剧广泛深入人们的生活中的时候,为什么描述电影、电视剧的小说仍然有市场的原因了。原来,小说可已给人很大的遐想空间,让人们随着小说的情节而想像,而电影、电视剧则不行,它将故事演绎出来,读者就不在有想象的空间,它演绎的情节远不如小说丰富。
《追风筝的人》名著读后感3000字(精选篇4)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这句话充满了哈桑对少爷阿米尔的忠诚和承诺。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关于友情,关于种族,也关于背叛与救赎,它让我知道人性的背叛和人性的救赎也可以融合的如此巧妙。
关于友情
这本书是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讲述阿米尔的故事,阿米尔出生于喀布尔的的一个富裕家庭,阿米尔是普什图人,其父亲也是普什图人,是一名法官的儿子,一个成功的地毯商人,而哈桑则是阿米尔家的仆人阿里的儿子,出身于哈扎拉人。阿米尔和哈桑是从小的好玩伴,哈桑是一个特别忠实,正直的人,一心只为阿米尔少爷着想。
阿米尔是出色的“风筝斗士”,他善于用自己的风筝切断别人的风筝的线,而哈桑则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他会给少爷阿米尔追到掉落的风筝,因为阿富汗的传统就是风筝线被切断后落下的风筝归追到它的人所有。他们两个人经常一起玩耍、游戏,是很好的伙伴。
到后来阿米尔与哈桑的决别,因为战火侵袭,他和其父亲逃往美国,将房屋交给朋友拉辛汗看管。之后拉辛汗日渐衰老、力不从心,他恳求哈桑帮忙照看房屋,善良的哈桑接受了托付。最后哈桑死在霸占阿米尔房屋的坏人枪下时,仍旧誓死践行对阿米尔的承诺,“为你,千千万万遍”。
关于种族
阿富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占主体地位的是普什图人,他们信奉逊尼派。哈扎拉族是其中的第三大民族,他们信奉什叶派,他们被普什图人看作是异教徒和下等民族,受尽他们的迫害和剥削。本书中最典型的有种族歧视的人物就是阿塞夫。他说:“阿富汗就像一座到处扔着垃圾的美丽大厦,得有人把垃圾清走。”他将哈扎拉族人看做垃圾,经常对他们施暴,对哈桑施暴,对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施暴,他是本书中邪恶的典型代表,极具讽刺意味。而在阿塞夫对哈桑的施暴里,阿米尔全程目睹,却并未勇敢的站出来,以“哈桑只不过是哈扎拉人”为借口为自己开脱。
关于背叛与救赎
拉辛汗说过:“当恶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救赎。”所以阿米尔的父亲一生都在行善事,修建恤孤院,帮助别人,祈求为自己赎罪,与此同时也得到了别人的崇敬和爱戴。
阿米尔在哈桑被施暴时,他背叛了哈桑,没有为哈桑出头,对于他自己的懦弱、背叛行为只以哈桑只是个哈拉扎人为借口,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后来,阿米尔因为无法面对哈桑的善良,希望父亲把阿里、哈桑解雇,但被严词拒绝。于是阿米尔在他13岁生日的晚上陷害哈桑,说他偷了自己的生日礼物,但是哈桑早已洞悉一切承认了偷窃,并和阿里搬到了哈扎拉族聚居的哈扎拉贾特山区。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阿米尔在很多年后回到了阿富汗,因为“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他去孤儿院与阿塞夫决斗并救回了哈桑的儿子,将其带回美国抚养,使自己得到精神的洗涤和救赎。以前是哈桑守护阿米尔,现在换阿米尔守护哈桑儿子。
《追风筝的人》将友情、种族、背叛与救赎融在了一个故事里,一个由风筝开始的发人深省的故事里,一个看透人性的故事里。有些东西“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所以我们要好好珍视。
《追风筝的人》名著读后感3000字(精选篇5)
为你,千千万万遍。
看着阿米尔跑去追风筝,我心中随即响起一句话“这就对了”。我一直相信轮回这一说,却也不是与什么封建迷信有关,我只是觉得,每个人都有他的多面性,这些面也有可能是相对的,就像,你拒绝别人的表白,总有一天,你也会被别人拒绝一样。当年的哈桑不顾一切地为阿米尔追风筝,三十年过去了,阿米尔也是那样不顾一切的去为哈桑的儿子追风筝。也许阿米尔追到的风筝不如哈桑追到的蓝风筝华丽,但那份浓浓的爱与追求,却是那样让人感动,让人温暖。
不知为何,总觉得被冠以国家之名的情感让人感到沉重,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只要以国界与阶级划分,那么一切都是空谈。阿米尔的父亲就是这样悲剧式的人物。他跟自己情同手足的兄弟--也可以说是他们家的仆人--阿里的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哈桑妈妈生下哈桑后,便出走了。阿里当然不知道这样的事,待哈桑如同亲生儿子。阿里是阿米尔的爷爷抱养的孩子,但在家里,总是担任仆人一样的角色。自然哈桑也在为阿米尔一家无私的服务着,他把阿米尔当朋友,可阿米尔却只在无人玩耍的时候,才想到家中的哈桑。阿米尔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个顶天立地、勇敢坚定地人,可阿米尔却是个文学控,他不跟男孩子玩打斗的游戏,不和爸爸一起为喜爱的足球队摇旗呐喊,只是躲在房里看妈妈留下的书籍,相比阿米尔,阿米尔的父亲似乎对总是为阿米尔挺身而出的哈桑疼爱有加。可是他却不敢“大张旗鼓” 去爱哈桑,因为他只是仆人的儿子。阿里因为血缘而受到非待,哈桑更是因为血缘而被非待。阿里和阿米尔一家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几十年了也只是仆人一样的存在。哈桑与阿米尔一家有着相同的血液却也是阿里一样的命运,只因身份有别,这样不同的前提,相同的命运,不得不让我摇头嗟叹,多讽刺!
在我眼里,阿米尔始终是个孩子。他崇拜自己的父亲,也畏惧自己的父亲--他的妈妈在生下他就死去了,他一直觉得父亲因此对他怀恨在心。毕竟,妈妈是那样一个美丽的公主,更是贤惠的妻子。我觉得我和他很像,倒不是因为身世,而是对待父亲的态度,不可否认,我们爱他们,敬重他们,崇拜他们,用尽全力想达到他们对子女代的期望。可有时候,爱越深,恐惧和恨就越深。阿米尔用自己的心去做好一个父亲理想中的儿子,可是有些事情并不是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他想讨得父亲的欢心,却始终不能让父亲满意,更把这种失望转化为对哈桑的嫉妒,甚至是愤恨。他捉弄哈桑,给哈桑读书时用一些难懂的辞藻去取笑他。他闯大大小小的祸,让哈桑去收场。看到这些,我没有一点气愤,我不想去责备阿米尔,我同情哈桑,更想怨的是阿米尔的父亲--他或许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善良的好人,有责任心的慈善家,宠爱妻子的好丈夫,待人和善的好邻居,可是他绝不是一个好父亲--没有任何一个父亲会因为拥有自己的孩子而感到丢人,不是吗?阿米尔有一个好榜样,却没有一个好爸爸。拥有一个好榜样很容易,有一个好爸爸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吗?阿米尔总说自己是懦弱的,我却不这么认为,他其实只是有点自私,有点无助,可是哪个人应该为自己的自私受到谴责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何况阿米尔的自私并没有伤害到任何人,他只是需要一个好爸爸,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个有爸爸和哈桑的家庭。因为这种需要,他付出了太多了,他划破自己的手指,只为操控那玻璃线牵动的风筝,赢得为了取悦父亲的风筝比赛;他眼睁睁的看着哈桑被强暴,只为保全那只哈桑追到的蓝色风筝,去赢得父亲的关注;他撒谎说哈桑偷了自己的东西,让哈桑和阿里离开,只为不看到哈桑,不想起自己的罪孽,让父亲多看自己一眼。他在父亲迎着官兵枪口,只为阻止一个官兵对一个年轻的母亲的不举行为时,阻止了父亲,只为能和父亲以后有安定幸福的生活------他为了父亲放弃了太多,也付出了太多,身体的疼痛,内心的折磨,良心的不安,都是他付出的代价,最后,父亲癌症去世,留给阿米尔的只有一生的歉疚和不安。
索拉雅是个好妻子,一见钟情也不失为一种美丽的爱情,但也许作者不愿再让阿米尔的悲剧重演--他或许也不知道的没有一个好爸爸的阿米尔,能不能做一个好爸爸,所以他让索拉雅的子宫背叛了它的主人。也许也是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好好地爱哈桑的儿子吧。
哈桑,这样一个私生子在这样一本书里,或许该说,在那样一种阶级压倒一切的社会中注定是悲惨一生。也许你的生命中也有这样一个人,把你当成朋友、亲人,甚至是主人,永远为你做好一切事物,却又那么默默无闻,帮你实现你恶作剧的想法,替你闯下的祸背黑锅,为你什么都愿意做,甚至不惜伤害自己--也许你也是别人生命里的那个人。哈桑是一个勇敢的人,他为阿米尔做的一切都堪称是勇士,不管是帮他承担过错,还是替他追风筝都是如此。我想哈桑真的做到了“为你,千千万万遍”。他帮阿米尔赢得了风筝比赛,帮阿米尔追蓝色风筝,在阿米尔被人围堵时强装镇静,帮助他脱离险境------仿佛哈桑的生命已被“阿米尔”三个大字印上了永久的烙印。永远抹不去--也许哈桑从未想过抹去。就是这样的忠诚,为了风筝,他被曾经围堵阿米尔的人强暴了--阿塞夫,因为哈桑是一个与他们派别不同的穆斯林。为了让阿米尔安心,不惜放弃自己和阿里的尊严,离开阿米尔的家。要知道,他是看到了阿米尔的谎言,看到了阿米尔见死不救的背叛,可他还是那么坚持地维护自己的信赖,自己的信仰。哈桑死在战乱中,他的儿子被掳走了,遭遇和他一样的痛苦,又是阿塞夫,这个让小孩子都受到了极大伤害的卑鄙小人。这样残酷的战争,残暴的阶级,残忍的宗教。
在阿米尔决定去找哈桑的儿子的时候,我是佩服他的,他终于敢于面对自己的过错,面对自己的罪孽,面对自己对哈桑的背叛。他带走他,接受父亲的、自己的错误,这时的他终于是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了,我爱这样的他!
在阿米尔对哈桑的儿子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时候,我知道,这个轮回很圆满了,哈桑的风筝是阿米尔,他追;阿米尔的风筝是爸爸,他追;哈桑的儿子的风筝是安定,他追;我的风筝是理想的大学,我追;你的风筝,不管是什么,也请你,追!
《追风筝的人》名著读后感3000字(精选篇6)
两年前,亲戚家上高中的小孩让我帮她从网上买《追风筝的人》,当时,我快速的翻阅了一下就把书交给了孩子,约摸觉得小说写得还不错,但没有细看。今年五月,再接触这本小说时,很快被构思精巧的故事情节、细腻的人物内心、情感描述所吸引,快速读完了第一遍后,闲暇之余总爱拿起这本书再看上几页,时而回味,时而思考,虽在书边潦草的写下了很多读书瞬间的所想、所感、所思,信马由缰;五月底,又费劲地看了一遍英文版,虽也有些许不同体验,但撺掇成一个读后感,却又困难,这或许就是纵有思绪万万千,腹中无才笔下难。因而,这个读后感权当是凑个数吧。
思考之一:比背叛更可怕的是什么?人性是丰富而复杂的,有美善,有丑恶,有忠诚,有背叛。我们敢于面对人性的阴暗,并且有自我救赎的勇气和行动是这本小说突出、赞扬的主题。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甚至作恶,何况是孩子呢?我们都曾经是孩子,小时候,或因无知,或因胆怯,或因自私,或因讨父母欢心,我们都会像阿米尔一样,犯下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错误或恶行。我们可能会在读小说见到自己儿时的影子,这也可能是读者喜欢这本小说的原因之一吧,其实错误、恶行并不可怕,不是常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嘛!当然,这不是可以犯错可以作恶的理由。这只是强调,犯了错后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如何去改,如何去救赎,如何勇敢的去承担你的责任。小说赞美阿米尔,是因为他良心未灭,坚持自我救赎。虽然他的背叛、他的诬陷,一定程度上说,甚至是造成哈桑的悲剧重要原因,尽管他年少时候没有勇气,甚至长大多年都没有勇气去公开承认所做之恶,但他良心煎熬,内心痛苦与愧疚,说明他人性的善美并未完全泯灭。书中说“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究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巷子。”那个荒芜的巷子藏着的是阿米尔内心关于人性的恐惧和愧疚。在接阿辛汗的电话后,他挣扎过,斗争过,但他最终义无反顾的冒险前行,他没有放弃自我救赎。阿米尔在救赎,其实,他爸一生也都在救赎,他出资建孤儿院,力争为哈桑创造更好的环境,但他也受制于社会道德、时代制度束缚而无法彻底突破。
然而,现实中,那么多欺骗背叛,谎言陷害,多少作恶的人,即便是受到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审判,他们内心有过真正的不安与愧疚,良心煎熬吗?那些为作恶不改而泰然处之,不视作恶为恶,这才是比背叛比作恶更为可怕的人性之恶。由此看来,我们的教育、文化和社会道德建设有比法律惩处更远的路要走,更多的事要做。
思考二:人有人性,国有“国”性,我们驯服人性之恶,歌颂人性之美,谁来匡正国“性”之恶,国家做恶?我们的社会、文化都突出宣扬人性之美,倡导人性至善等价值观,这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然而,即便是科技发达,富裕繁荣的今日,世界战乱不断,杀伐不止,无不显示国家利益的争夺,国家利益集团或统治集团的贪欲。作者在小说中处处流露出对祖国的回忆和热爱,但这种爱却无处寄托,阿富汗先后被前苏联、美国侵入,其悲剧可能源于阿富汗国家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或许有其深刻的社会宗教原因,然而,苏联、美国的国家利益驱动其贪欲,侵入、扰乱和破坏了这个曾经美好、和平和她的人民为傲的国家,使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这本小说也是一部描写阿富汗的政治史诗。
因而,我想,国家作为一个特定人群、民族的集合,更需要一套具有普世价值的“国”性标准,国家关系需要法律、协议的刚性约束,更需要“国”性的软性约束,每个国家的“国”性善行都应受到赞扬、鼓励,“国”性之恶都要受到批判和抑制,每个国家都懂得该如何去不伤害他国,当国家作恶后,要有强大地软性力量让他去改正,去努力实现国家救赎。德国战后的自我救赎和日本的死不悔战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除了外部因素,我想一是德国和日本的民众、统治阶层对战争的认识是全然不一样的,二是,施于这两个国家纠错与赎罪的外界软性力量强度也截然不同。当然,归根到底,现在的国家关系体现在国家实力对比远远多于“国”性软力量上的调和。因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修炼人性,做到忠诚、爱国、正义,真正去爱你祖国,爱你的人民,去学会审视自我,洞察国家民族的伟大与缺陷,去维护、完善国家“国”性,爱她而不盲从,爱她永不背叛。只有每个人真正地忠诚于祖国,坚持纠正和坚决抵制利益集团为求私利、为满足贪欲而出卖国家,置国家于风险之中的行为,不断强化国家实力和“国”性力量,才是推动那些曾经作恶国家反省,救赎,匡正那些正在作恶或意欲作恶国家的根本手段。
思考三:小说中多处细致、细腻的描写了小阿米尔在长大过程中渴望获得爸爸的关注、赞扬的心理描写,特别是风筝比赛时对爸爸望过来眼神的不同解读与揣摩,将一个孩子的敏感,希望宠爱和认可写得淋漓尽致。正是这些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和理解,还有就是亚瑟夫来参加阿米尔的生日派对时,父亲也没察觉或注意到阿米尔的反感与恐惧,作为朋友和“知音”的哈辛汗却洞察到了这些细微的情节,虽然阿米尔以他父亲为傲,但有时却奇怪的希望哈辛汗当他的父亲,这是父亲的失职,这些最终造成阿米尔对哈桑的背叛和“阴谋”。如何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每个做父母的应该特别警惕和重视的,孩子小时候的心理、心态直接决定孩子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敏感的孩子可能需要一生去弥补心灵的缺失。另一方面来讲,小说中勇敢、正义的爸爸从内心里不是特别喜欢与自己性格不一样的儿子,而敏感的阿米尔准确的捕捉到了这些信息,就更加需要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甚至独宠,加速了背叛与悲剧。家长不要将孩子设计成自己希望的那样,不要将孩子复制成自己模样,不要常将“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记住:孩子时刻需要你的关注、爱和认可。
思考四:“为你千千万万遍”是本书的经典语句,让人感动。为你,千千万万遍,我付出一切而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但是,你心理负担可能千千万万斤。当一方的付出让另外一方无力回报时,你的付出成了对方的负担,这就是为啥阿米尔希望哈桑反抗,哪怕任何的反击都会让他好受一些。所以说,人与人之间,无论多么亲近,都要留足空间,不要让爱成为负担,成为压力。
思考万千,下笔难。人生都会有风雨,只有握紧手中的线,才不会丢失我们的风筝!愿此,与读友共勉!
《追风筝的人》名著读后感3000字(精选篇7)
又读一遍《追风筝的人》。记得决定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读完《灿烂千阳》的时候,只是想看看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最后被这部作品折服,成为了一本在手边常读的书。
当时,也许只是觉得这部作品描述的故事很吸引人,能够让我花费一天的时间,忘记吃喝地看完这部书,并没有感受到其中沉重的氛围,最后,记住的,也只是书中提到的“为你,千千万万遍”。而现在,在回顾这部书的时候,再也没有当初的天真烂漫,不谙世事,如今,我似乎看出来一些其他的东西,能够让我受益终身的信念。
书的开篇回忆的是“我”与哈桑的童年故事,这个部分的故事在我眼里还是快乐的,没有战争,没有生活的窘迫,有的是清新的自然味道与天真的谈天说地,也许会有些捉弄,但是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美好得让人害怕,害怕突然的灾难袭来,这样天真的孩子能否支撑得起。果然,在“我”终于实现梦想,能够亲近父亲的时候,“我”也失去了世界上唯一的毫无理由地爱着“我”的朋友、兄弟。为了逃避心中的愧疚,选择了逃避,但终究没有逃过良心的谴责。若干年后,“我”回到了逃走的地方,去重新走上好人的路,将自己以及父亲曾对哈桑犯的罪,向他的儿子救赎,希望得到他的原谅。当一切不堪的历史不用再隐藏,心也就释然了,也终究收获了幸福。
对于这部书描述的故事,我很难经历,但是里面的情感,我确是可以深深体会的。正如“我”为了父亲而牺牲哈桑一样,我也会为了我认为很重要的事,放弃一些事,一些人,一些原则,我也会同“我”一样,一辈子背起思想的包袱,在噩梦中徘徊,会因为这件愧对于心的事情,而放弃整个美好的回忆。当然,现在看来,这些行为是不可取的,而事实上,我现在也正在后悔,我也因为那件事情改变了我的人生。如书中的“我”一样,我也是为了荣誉,而私自在一次评奖活动中,为自己添了几票,最后,我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这个奖项。这个奖项到手的时候,也正是我开始不堪回首的生活的时
候,会害怕,害怕大家看破这件事,会自我否定,自己竟是这样一个不择手段的人,丢失了诚信的我,还会有未来吗?于是,我也开始逃避。在一个认识我的人不多的中学上学,这样,我就不用担心会有人揭穿我虚伪的面目。这个故事,过去了很久,因为这段不怎么好的历史,我学会了自我批评,并且审核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侵犯到他人的利益。我没有机会像书中的“我”一样,回到生活的地方,去寻找救赎,但我还是有机会去做好现在,努力提升自己,为别人做出一些事。我想,也许我还不够善良,没有像书中的“我”那样失眠,只是时刻感到不安,但是,我相信,我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有些事,只要经历一遍,就可以刻骨铭心。
其实,我很羡慕“我”与哈桑之间的感情,“我”总是说服自己哈桑不是我的朋友,我只是一个人无聊的时候才会想起他。但在我眼中,“我”真正地将哈桑当做了朋友,而哈桑也是用生命在维护爱护“我”。虽然历史、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将这个事实遮掩,但真正心与心的交流是不需要太多的。虽然,“我”会自私地对待哈桑,没有考虑对方的感受,但是,从书中的点点滴滴可以看出,“我”看待哈桑,不是一个仆人,而是真正的伙伴,不同于其他的少爷。虽然,“我”为了父亲而放弃了哈桑,但他的内疚之情确是真实的,只是“我”没有意识到哈桑对“我”的重要性,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所有的愉快的记忆全都跟哈桑有关,帮助自己度过难熬的晕车时光的也是与哈桑在一起的回忆,如果不是把哈桑当做平等的伙伴,怎么可能心怀愧疚却又无限怀念。世俗总是有一种能力,能够遮挡住事实的真相,外界的约定俗成与自己的想法相左时,总是会轻易否定自己的想法,从而使自己不会成为他人口中的谈资。作为人类,我们在乎的太多,从而放弃了太多,“我”失去了一个兄弟,而父亲失去了一个孩子。在复杂的社会生存,总是会被名誉所累,为了虚无缥渺的名誉,总会忍着心痛放弃一些东西。而这些所谓的名誉,有时候是对思想的桎梏,是对自由的禁锢,反而失去了在这个世界上原本最在乎的东西。
这本书,将背景建立在战乱的阿富汗,使其描述的氛围更加沉重,也加深了“我”心中的遗憾,从而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书中还有的是对自由与勇敢的赞美与追寻,对藐视人权与怯懦的指责与改正。从整本书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些特有的民族习惯与风俗,但是,也正是这种风俗将原本最自然最亲切的关系变得面目全非,这个时候关于文化的传承,关于习俗的传承,就值得思考了。在我看来,这些事物存在的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而出问题的在于使用这些的我们。有时候,我们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继承文化,殊不知文化原本并不是这样的,所有的一切,初衷总是美好的,但在沿袭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主观因素,最后变成了对人性的桎梏,使身处其中的人,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意愿的事情,使自己的人生支离破碎。就像书中的父亲一样,他是世俗眼光的受害者,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也是世俗眼光的卫道士,没有人有多大的勇气去挑战这个世界。我们没有资格选择自己的成长环境,但是我们还是有资格去选择自己的思维方式,正如书中的“我”一样,“我”背负着对哈桑的辜负,正是因为这种心情,“我”才没有拒绝自己心爱的人,理解她曾经受到的苦难,尊重她的一切。其实,世间万物的存在并没有什么对错,存在即合理,重要的是看待世界的方式,对待世界的方式。我想,不可因为自己而伤害他人是最重要的,也是这本书想表达的一个意思吧。
这本书暂时就看到这里了,能够看到的含义也就这么多,但我相信,此刻不应该是我对这部书的最终理解,不一样的时候,看到的总会不一样,风景依旧,心情不然,体会自然不同,这本书,还需要继续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