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admins

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函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又因为月饼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以供大家参考!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中秋节的来历

1、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2、总之,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定于农历8月15日。因为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

中秋节的风俗

1、吃月饼: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2、赏月、祭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3、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4、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佳景,美不胜收。为了点亮这等美景,便有了“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5、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6、玩兔儿爷:

兔儿爷最早原本是人们祭月的对象,由泥制成,外型如人端坐一般,供人们祭拜;从清代开始,逐渐变为儿童的中秋玩具

7、观潮: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好问《倪庄中秋》

4、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5、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6、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元好问《倪庄中秋》

7、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8、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9、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0、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

11、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2、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1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1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6、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7、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8、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19、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中秋月·凉霄烟霭外》

20、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21、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3、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慧霖《闰中秋玩月》

24、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5、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26、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7、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崔少府《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

28、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9、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0、 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映心摘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