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节的饮食原则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中秋节的饮食原则,欢迎查阅!
中秋节的饮食原则
1、平衡膳食,合理搭配
均衡的饮食强调要有各种营养元素的搭配,动植物蛋白、蔬菜类、菌藻类的合理比例为1∶1∶1,这样既保证了食物的多样化,又能满足口味的需求。节日里,不能只吃大鱼大肉,多吃蔬菜以及馒头、面包等主食可以让你的营养摄取更丰富全面。此外,吃得油腻不消化时,可以吃一些泡菜、酸菜、酱豆腐等发酵食品。想要的减肥的人群,可以多吃发酵后的馒头、花卷等,因为发酵的面食热量较低。
2、荤菜多选鱼虾禽,烹饪办法应清新
节日的餐桌上肯定少不了荤菜,想要减少多余油脂的摄入,让自己吃的更健康,荤菜的烹饪方式建议多用蒸、煮、炖、卤等方法。材料的选择上也可以多选用脂肪含量少的鱼、虾、禽肉,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海鱼和鹅肉等。在调料的使用上,一定不要太咸、太辣,对肠胃不好。
3、海鲜美味不能多吃
中秋前后,正是海鲜渔货出产丰富的时期,海鲜品种繁多、味道鲜美,让人忍不住多吃几顿。但是,专家表示,海鲜虽美味,但不能多吃。在吃海鲜的时候,啤酒要少喝,否则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同时,吃海鲜时不要喝浓茶,茶中含有鞣酸,易跟虾、蟹中的蛋白质起作用,凝固成块状物,影响消化。
中秋月饼的起源
相传,大约在3020__年前,月饼是作为供品诞生的。等到汉朝(公元前220__年~公元220__年),因为饼馅儿是用从西域传来的胡桃和芝麻做的,所以又称之为“宫饼”。
而后,在北宋时期(960~1120__年)因其在宫廷内十分流行,又称之为“宫饼”。后来传入民间又被称为“小饼”和“月团”。再后来,到了南宋时期(1127~1279年),它才被定名为月饼。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1、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2、吃月饼。
我国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