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的传统习俗活动有哪些

admins

万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在前一天的夜晚最热闹的时刻,万圣节当日小孩会装扮各种鬼怪逐户敲门,要求获得糖果。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万圣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供大家阅读参考。

万圣节的传统习俗活动有哪些

万圣节的传统习俗活动

1、闹鬼

万圣节前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时候,各种妖魔鬼怪、海盗、外星来客和巫婆们纷纷出动。在基督纪元以前,凯尔特人在夏末举行仪式感激上苍和太阳的恩惠。当时的占卜者点燃并施巫术以驱赶据说在四周游荡的妖魔鬼怪。后来罗马人用果仁和苹果来庆祝的丰收节与凯尔特人的10月31日融合了。在中世纪,人们穿上动物造型的服饰、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万圣节前夜驱赶黑夜中的鬼怪。尽管后来_代替了凯尔特和罗马的宗教活动,早期的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孩子们带着开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种服饰和面具参加万圣夜舞会,这些舞会四周的墙上往往悬挂着用纸糊的巫婆、黑猫、鬼怪和尸骨,窗前和门口则吊着龇牙咧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灯笼。

2、脸谱化妆

万圣节的服装,万人万相,不只是单调的大鬼小鬼。制作最简单的鬼服就用一张白床单顶在头上,抠两个洞留出眼睛;若要扮演魔术师,就穿上黑衣黑裤,再戴上黑礼帽,并在礼帽与头顶之间藏一只绒毛小兔备用;小孩穿上白衣白裤,再在背后绑一个手电筒在头上就打扮成了小天使;也有家长把孩子打扮成他们喜欢的卡通形象的。

3、索要糖果

万圣节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Celtic)的新年节庆,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度过严冬。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

万圣节前夕,孩子们会提着南瓜灯,穿着各式各样的稀奇古怪的服装,挨家挨户地去索要糖果,不停地说:“trick or treat”(意思是:“给不给,不给就捣蛋。”)要是你不肯给糖果的话,孩子们就会很生气,用各种方法去惩罚你,例如:把垃圾倒在你家里等等的方法去惩罚你,直到你肯给他们糖果为止。而对传统而言人们会扮成精灵,然后逐家逐户去恳求食物。他们的信念是要给予精灵崇拜及食物来讨好它们,否则这些精灵就会捉弄他们,诸如:烟囱堵塞,牛羊失丧﹑被掷黄芽白等等。另一个途径去愚弄或吓跑这些恶灵,就是扮成它们的样子,他们相信这样那些恶灵就不会伤害他们。

4、南瓜灯(杰克灯)

南瓜灯笼是万圣节前夜的最重要标志,它起源于爱尔兰。传说是这样的:有个叫杰克的人很是吝啬,被上帝赶出了天堂,但他又由于捉弄撤旦而被驱逐出地狱,罚他手提灯笼照路,永远行走在人间。在爱尔兰,灯笼是挖空了的大土豆和萝卜制成的,中间点燃极细的蜡烛。同样,“不给糖,要倒霉”的用语也出身爱尔兰。那时,孩子们以MuckOlla的名义挨家挨户乞讨食品,以供万圣节前夜的庆祝活动中食用。英格兰儿童则在万圣节前夜穿着别人的衣服,头戴面具,乞讨“鬼魂糕”。

5、咬苹果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6、举办晚会、寄贺卡

学校在万圣节是不放假的。有时学校出面组织晚会,有时不甘寂寞的学生们也会自己主办小型晚会;而朋友、家人间互寄贺卡祝万圣节快乐则成为每年十月间流行的习俗。

为什么万圣节要吃糖果

历史学家们一致认为,凯尔特人庆祝秋收的萨温节是现代万圣节的前身。萨温节是庆祝一年中最后一次收获的时节,也是迎接冬天到来的节日。萨温节还是纪念死者的节日。凯尔特人安抚那些依然在世间徘徊的幽灵的方式之一可能就是在自己的门口留下吃食。

公元1世纪天主教徒入侵爱尔兰时,开始改造许多异教徒的节日,使其适应他们的宗教。11月1日成了万灵节,万灵节前夕被称为“万圣节前夜”。这一新节日和凯尔特人原来的节日大不相同,但凯尔特人的许多传统保留了下来,包括用食物来纪念逝者的行为。_徒选择的节日食物被叫作“灵魂蛋糕”,这是一种用昂贵的配料和红醋栗、藏红花等调料烤成的小点心。

_徒没有把“灵魂蛋糕”放在门口供鬼魂享用,而是分发给挨家挨户乞讨的人,这些乞丐承诺为逝者的灵魂祷告,以换取吃食。有时候乞丐们还会穿上纪念圣人的戏服——最初异教徒就是穿上这种服装来避免被恶灵纠缠。据认为,这一名为“索灵”的仪式为现代的“不给糖就捣蛋”埋下了种子。

在欧洲的节日向美国迁徙时,“索灵”风俗没有留存下来。在美国,最初的万圣节庆祝活动是为了纪念岁末的收获季节,节日食物主要是自制的应季美食,比如焦糖苹果和什锦坚果。那时候万圣节没有灵魂蛋糕,也没有糖果。

直到20世纪50年代,“不给糖就捣蛋”才在美国风靡起来。大萧条和二战结束后,美国郊区开始繁荣起来,人们想找个由头乐一乐并结识邻居。于是,“索灵”的老习俗就复兴了,并让孩子们有借口化装打扮,在街区游荡。给“捣蛋鬼”准备的东西通常包括坚果、硬币和自制的烘焙食品,今天的大多数孩子恐怕都看不上这些东西。

后来糖果公司把手伸向了这一节日,情况就发生了改变。糖果商已经让消费者相信,他们需要在圣诞节和复活节吃糖果,于是他们开始寻找一个在秋天营销糖果的同样有利可图的良机。“不给糖就捣蛋”的新风俗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天赐的好运。制造商缩小了糖果包装,将一口一个的小糖果独立包装,并将其作为万圣节款待食品来推销。成年人很庆幸可以买到这么方便的零食而不用再亲手烘焙,孩子们喜欢这些糖果的味道,糖果公司也因此大赚特赚。

时至今日,已经难以想象没有彩虹糖、巧克力棒和长年备受争议的玉米糖的万圣节。但是今年十月,当你捧着一袋或一碗万圣节糖果大吃的时候,别忘了你原本可能吃的是“灵魂蛋糕”。

万圣节为什么挂南瓜灯

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传统的“鬼节”——万圣节。10月31日是万圣节前夕。通常叫做万圣节前夜。

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万圣节有雕刻南瓜灯的习俗,这是来源于一则趣味的爱尔兰的民间传说。据说有一个名叫杰克的酒鬼,他有一天邀请恶灵来一起喝酒,但喝完后却没钱付账,他就设计要恶灵变成六便士(sixpennies)来付酒钱,可是杰克又没拿它来付钱,反而用一条银纸镇住恶灵让它出不来。

恶灵苦苦哀求杰克放他出来并答应不来吓他、骚扰他,于是杰克就它出来,到了第二年万圣节,恶灵又与杰克达成协议,答应这一年不会来骚扰杰克,但没过多久杰克就过世了,这时天堂拒绝收容他,杰克只好到地狱报到,可是因为恶灵已经答应他这一年不骚扰他,所以也无法收容杰克。

天堂地狱都去不得,杰克怎么办呢?而且路实在是太黑了,杰克也找不出路离开,这时恶灵就丢给他一块已经烧得通红的煤炭让他在黑暗的地狱中比较能看清楚路,杰克将这小块媒炭灰烬放在一个打了许多洞的菜头当中,好让它烧久一点。

根据这个传说,后来爱尔兰人就用菜头来制作他们所谓的“杰克灯笼”。但是当移民(微博)们到了美国之后,发现新大陆的南瓜比菜头普遍,于是改为用南瓜雕刻成各种鬼脸,然后在里面摆蜡烛了,这就是“南瓜灯”的由来。

现在,如果在万圣节的晚上人们在窗户上挂上南瓜灯就表明那些穿着万圣节服装的人可以来敲门捣鬼要糖果。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南瓜灯是万圣节的标志,而南瓜是橘红色的,因此,万圣节的标志颜色就是橘红色。

万圣节的节日象征着什么:西方的鬼节

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

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用以祭奠的习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映心摘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