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风俗传统有哪些_中秋节的寓意是什么

admins

中秋节的风俗传统有哪些_中秋节的寓意是什么

中秋,有着团圆的美好寓意,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风俗传统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秋节的风俗传统有哪些

1、祭月:祭月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人们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2、赏月:据说中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3、吃月饼: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4、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5、猜谜:中秋月圆夜会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6、观潮: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7、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还会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

8、树中秋:在广东一些地方,中秋节有“树中秋”的习俗,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所以也叫“竖中秋”。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举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

9、烧斗香:江苏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上月宫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中秋节寓意什么

1、团圆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2、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感恩

中秋节从其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一套礼仪,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中秋节来历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 中秋节 中秋节 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节吃的传统食物

1、柿子

正是柿子成熟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柿子又大又甜,新鲜柿子只能当季用,不宜存放,只有中秋前后才能吃到新鲜的柿子,过季后,只能吃到柿饼。中秋柿子正是丰收之时,所以中秋吃柿子。

2、桂花酒

古人认为桂花富贵吉祥,而饮用桂花酒可以长寿,同时桂花通常是在八月成熟,因此在南方,桂花酒也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之一。

3、螃蟹

中秋节吃螃蟹也是从古人开始的习俗,中秋节肘螃蟹是最鮮美的时候,中秋吃螃蟹最好。但.是螃蟹要注意不能吃死蟹,吃螃蟹的时候不能吃柿子。

4、糍粑

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糍粑是一种信物,圣洁的食品,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赏月活动即喻示家家团结幸福丶吉祥如意。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就连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来年丰收越大;糍粑成大小圆形,喻示着人们"有缘"、喜庆丶吉祥和团圆。

5、月饼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直到明朝才盛行,至今已是约定俗成。月饼圆又圆,又是阖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是中秋节必食之品。

6、莲藕盒夹

莲藕盒夹是中秋节的特意美食,中秋前后正是吃莲藕的季节,中秋当无吃盒夹寓意阖家欢乐,困团圆圆,幸福圆满,所以一些地区的人们把它当作中秋美食。

中秋节的饮食文化礼仪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最初的兴起,是为了推翻元朝统治而兴起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相传元朝的时候,汉人在元人的统治下苦不堪言,朱元璋揭竿反元,但元军控制严密,义军无法传递消息,为此刘伯温献计,在中秋节互赠糕饼,并在里面夹纸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杀鞑子”,作为起义的讯号。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提及:“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意。”,可见月饼于当时流行于民间。清代已有详细记述月饼制作方法的书籍。清杨光辅即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 还有另外一个传说,在清代你如果要反清的话,不宜太招摇。因此有人在台湾反清时,用一张纸包在类似今日的月饼里,告诉对方准备反清复明。因此也有一说,中秋节的起源自台湾明朝时。

中秋节,正值秋果上市,特别丰富。《春明采风志》里有“中秋临节,街市遍设果摊,雅尔梨(原文)、沙果、白梨、水梨、苹果、海棠、欧李、鲜枣、葡萄、晚桃,又有带枝毛豆、果藕、西瓜。”过去的果子市在前门东,八月十三、四两日灯火如昼。并有吆喝:“今儿是几来?十三四来,您不买我这沙果苹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现在,这些秋果街上都买得到。而且相形下,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正是由猴子变成的人的最美时刻。美中不足的是萝卜有点贵,和苹果一个价。难免有老年人痛斥这没有道理的价格。值得一提的还有毛豆,过去中秋并不常见,今年在北太平庄副食店的月饼摊前,居然也支起了煮毛豆的大锅,而且确实是带枝的毛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映心摘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